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叛逆话题 >
叛逆的孩子该如何教育?

      这可能是中学家长最头疼的。

     叛逆,这可是个贬义词。

     我认为,定义为情绪易激动期和独立适应期为好。

     儒家讲名不正则言不顺,为什么呢?因为,名,实际上表现了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判断。

定义为叛逆,则是说孩子做的都是不符合正道的,是错误的,是必须纠正改正的。这直接否定了孩子的言行甚至品行。


1592900462531313.jpg

 

     既然是叛是逆,那么家长则天然正确,拥有裁判权和决定权,对孩子就只能是要求、命令、压服,顶多是招安。


     当我们想压服而不是让对方佩服的时候,遭遇反抗是必然的;这个时候,事情的对错已经被放在次要位置,维护个人自尊成了首要任务。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,情绪化处理事情就难以避免。

 

      即使我们家长有所让步,也是认为“先不跟小兔崽子一般见识,等他这股子驴劲过去再算账”,而不是想“我的认识或话语对不对”。这样,家长孩子就失去了交流探讨的基础,教育效果很难说怎么样。

1592900509102110.jpg


       也有家长采取对付顺毛驴的策略,你不是叛逆吗?那我不顶你,顺着你总应该没问题了吧。这就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。


      我刚才说了,青春期孩子不能被称为叛逆期,而应该称为情绪不稳定期和人格塑造期。大家都应该清楚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上情绪,这是好事。

      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容易上情绪,为什么说是好事呢?这是孩子激素正常分泌的表现,是孩子有性情有激情的表现,是孩子有冲劲的表现,是孩子不甘落后、想表达自己的表现,是孩子敢闯敢干的表现。只是他还小,还不能很好的驾驭自己体内生发出来的这股力量,就像天龙八部的段誉,内力强大,但是运用不熟,他自己也很苦恼。

      这个时候的孩子,长得和大人一样高,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,他这时特别希望有人来肯定他,欣赏他,赞美他,更希望有人来给他指出一条能让自己更厉害的路。

 

       所以,从内心里真正认识到孩子好冲动是好事是很必要的,有了这个认识基础,当孩子我行我素顶撞的时候,父母就不至于太生气;当父母始终保持冷静的时候,就会发现孩子也越来越冷静,越来越会控制自己。

      孩子做事不考虑后果,那么我们要思考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我们自己让孩子得到过什么自然后果没有?比如,冷天孩子就是不愿意穿厚衣服,我们是不是强迫孩子穿上——这其实影响了孩子对惩罚后果的认识。孩子从来或很少受到过后果的惩罚,那么他当然可以不计后果,也没可能去计后果。

      冷天孩子不愿意穿厚衣服,那就不让他穿;当因此感冒的时候,他受到了不穿厚衣服的后果的惩罚,那么下次家长的建议他就不会一概否决,而是会思考一下,这样的行为成为习惯后,孩子一般就不会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来。

      在很多小事上,我们替孩子做决定或者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决定,把不良的后果提前消除掉,孩子自然没有不计后果的体验,所以他干什么都不会把后果当做思考项目,当他长大成人后,自然做事很容易不计后果。

      对青春期孩子既然不能压服,也不能袖手不管,那怎么办呢?


      论语上说,君子不重,则不威。作为家长,要“重”,自然就有“威”,在“威重”面前,没有哪个人是不敬重不慎重不好好思考的。

 

      家长怎么重?我以为首先是家长要“重”视自己,重视自己的嘴,鸡毛蒜皮的事情能不说就不说,非原则性问题交给孩子自己处理;到了原则性的问题时候,如果自己把握没错,那么就说一句算一句,不唠叨,只给孩子讲明道理,然后直接要求必须这样做,没有缓和的余地。


1592900759208488.jpg

 

      因为家长从来不在小事上较真,更不唠叨起来没完,那么孩子就会特别重视家长的意见,而在原则问题上家长保持温和地坚定,那么孩子就会思考自己。不和孩子对吵,不和孩子犟嘴,只和孩子阐述他应该这样做的道理,阐述完,就要有执行的策略。

 

      在真理在握的时候,家长的毫不动摇是最关键的,因为孩子会有一个耍赖和撒娇的过程,比如以不吃饭相威胁,以不上学相威胁,以离家出走相威胁,或撒娇喊爸爸妈妈,或把爷爷奶奶搬来当救兵。这个时候,家长要“重”,要有原则。

      我说的家长要“重”,不要理解为“绝情”“好不通融”,而是要把原则贯彻下去。比如以不吃饭威胁父母。可以呀,吃不吃饭是自己选择的权利,不吃,尊重你;但是因为你是孩子,所以虽然不吃,家长还给你留一份;但家长要自己吃了。3次后,还以不吃饭要挟,对不起,那就不给你留饭了,只能到下顿一块吃了。这个过程,家长学会控制住自己 情绪特别关键,一定要冷静,越是显得没事似的,孩子越心里没底,越会反省自己。因为家庭情绪冷静,所以孩子一般除了发两句狠话,不会做出过激举动。

 

       离家出走吗?好呀,也冷静,家长也不要立刻害怕。当孩子说离家出走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探讨离家多长时间,需要带多少钱,甚至上网查一下各个城市的旅馆价格和饭店价格,把网吧的上网费用也计算进去,然后给孩子说,离家一个月需要多少钱的花费。然后再搜一下拐卖人口、贩卖人体器官、传销、流浪儿等等的新闻或视频,心平气和地探讨如果不幸沦为这个状态,孩子应该怎么脱险,家长会怎么营救,然后告诉他,事情基本有三种结局:1、完美无缺地把你营救出来,2、你被伤害后才能把你营救出来,3、营救失败,你被杀害从地球上消失或者被卖到黑砖窑当苦力。这个时候可以平静地给孩子说,你再思考一上午,如果你还是坚持要走,我就给你钱你走。

       当然,你走了 爸妈会很伤心,但是也只能接受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,谁都没法。

当然,我们还可以坐下来谈眼前的问题怎么解决。你非得一意孤行,那就是实在没办法了。不过,无论如何爸妈始终是爱你的,这点请你不要怀疑。

 

       威胁跳楼自杀也可照此办理。我以为,面对情绪激动的孩子,只要父母保持冷静,就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,然后就不会过激,孩子自己就能走到正道上来。

 

      孩子是皇帝,家长是奴仆,完全符合“君子不重则不威”的原则。

 

      家长的第二个重,就是重视自己和配偶,家庭中绝对不可以把孩子看做“中心”。三口之家应该是等边三角形,各个点有各个点的位置和作用,谁也不能掩盖谁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。

 

      父母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喜怒哀乐人情来往,不能因为孩子,电视不看了,酒不喝了,说话不敢大声了,炒菜不敢放盐了,等等,绝对不可以。一句最混蛋的话是“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得先做到”,姊妹篇是“要孩子做到的父母先做到”。如果这样,我们人类岂不是一代不如一代。


      父母工作之余就应该应酬或看电视,孩子就应该写作业;不能说孩子写作业父母看电视心里就不平衡。看电视是父母的权利,写作业是孩子的义务,父母也是从写作业的学生时代过来的,就应该有休闲的权利。

 

      但是我们多少傻帽父母啊,为了显示自己多高尚,大话炎炎:俺孩子只要在家,俺从来不看电视,得给孩子做榜样!同志哥哎,你瞎高尚个啥,你这样恰恰混淆了家长和孩子各自的权利、义务的界限,导致了孩子不健康的攀比心理。这典型的是好心做坏事。

 

       另外,家长因为额外地牺牲了自己,势必会寻求回报——孩子好成绩。孩子学习不好呢?火就上来了,“小兔崽子,为了你,我不看电视不喝酒,在家里不敢高声语,恐惊学习人,你就考这点分,你对得起谁?”孩子冷冰冰回一句“谁挡着你看电视来?”血压立刻达到222,整个人立刻二起来,说话不计后果,然后孩子说话也不计后果,然后孩子做事不计后果,然后家庭分崩离析。

 

       但是如果家长反其道而行呢,就会发现孩子抗干扰能力挺强的,父母看自己的电视,孩子写自己的作业,两不干扰。因为父母看重自己的生活,所以也特理解孩子的生活;因为父母想拥有自己的天地,所以客观上就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空,孩子也很乐意。孩子一看父母基本不干扰自己,所以敢放心地和父母交流一切问题,这样看似父母不管孩子,实际上呢孩子始终相信父母、依赖父母,当然孩子就很安全了。

 
1592900683232328.jpg

       父母第三个重,就是要重视家庭的未来,经常和孩子聊天,畅想自己家未来的美好生活,充分听取孩子对未来家庭的构建意见。因为我们的重心在未来,因为要为未来的美好奋斗,那么父母和孩子就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和目标,这种情况下,孩子会叛逆吗?孩子会很感激崇拜爸妈,爸妈就重,就有威严威信了。当然,孩子也重,也有威信了,一家三口,各有位置,完美的等边三角形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生活。

      这个时候,突然发现,噫,青春期叛逆呢?怎么没了?

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